语文园地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7-05 16:40
来源:未知
点击:24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学习全套材料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在这组辅导的过程中,要结合课文辅导,事先布置孩子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通过这次交际活动,使孩子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口语交际的辅导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启发谈话。家长启发孩子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表象。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环境,随之鼓励孩子把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观介绍给同学。
(2)孩子个人准备。根据家长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准备怎样和家长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辅导建议。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阅读对联能使孩子感受到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辅导时,可以先让孩子熟读,读后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每一副对联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导孩子发现对联中上下联的对偶关系。如:单个字相对,雾—天,锁—连;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对应,绿水—青山,皱面—白头;还有叠词的对应,处处—时时。这些对偶的知识不要进行孤立讲解,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并在孩子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辅导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发现第一、三副对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特点。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几则对联,让孩子试着填字。如:
风吹杨柳千门绿,_______润_______万树________。(雨、桃花、红)
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____________。(栽花种草美人间)
家长还可以建议孩子课后搜集、摘录其他有趣的对联。
2、相关链接。
第一副对联出自福建厦门鼓浪屿,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回文联是楹联中的特殊手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这副对联正读、倒读字序不变,且有对称美。
第二副对联出自浙江宁波天童寺,对联的字面意思是说:绿水本来有何忧愁,只因风一吹,才愁眉苦脸;青山怎么会老,但是雪一下,愁啊愁,愁白了头。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人看来却是含意万千,用拟人手法写景,手法独特,别具一格。
第三副对联出自浙江杭州西湖,是叠字联,也是回文联。联句立意新颖,用字恰切,放在西湖这一特定的景观中,非常贴切、自然。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人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第四副对联是清朝学者俞樾做的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联,用叠字的形式,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丁冬、高下”做了特殊处理,景深语绝,读来余味无穷。
三、知识扩展
《鸟的天堂》
据说,尚湖水上森林汇集了几十种珍禽鸟兽,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就去亲眼目睹了一下。
去水上森林,得坐竹筏。我第一次乘竹筏,嘿!还真有意思,竹筏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竹子做的。船夫边撑竹筏边自豪地给我们讲解:前方鸟栖息的杉树可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呀,它们都生长在水中,吸引了无数候鸟,鸟儿生活在这里,既捕食方便,又安全,这儿是“鸟的天堂”!……不知不觉,我们已接近树林,林中白鸟齐鸣,我们使劲拍了拍手,霎时间,一大群五颜六色的鸟儿唱着歌从树丛间飞了出来,姿态各异,我看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简直应接不暇。过了一会儿,鸟儿们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又飞了回来。哇,树枝上停满了鸟,它们穿着一身五彩的衣服,长着钉子般的嘴巴,脸上镶着两颗黑宝石样的眼睛,真是美极了。它们有的站在树枝上,警惕地注视着我们;有的悠闲得很,从这根树枝上跳到那根树枝上,似乎在给我们表演立定跳远;有的在嬉戏、对歌,那清脆的歌声,像一首有旋律的曲子,好轻快啊!船夫告诉我们:这些鸟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珍贵得很,我们可千万不能伤害它们。正说着,在上空偶尔有几只白鹭在飞翔着,这等美的场面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杜甫写的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向鸟儿们挥了挥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候鸟区。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去尚湖看一看,聆听一下百鸟和鸣的天籁之声,还要感受一下这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儿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它比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更美。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在这组辅导的过程中,要结合课文辅导,事先布置孩子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通过这次交际活动,使孩子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口语交际的辅导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启发谈话。家长启发孩子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表象。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环境,随之鼓励孩子把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观介绍给同学。
(2)孩子个人准备。根据家长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准备怎样和家长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辅导建议。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阅读对联能使孩子感受到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辅导时,可以先让孩子熟读,读后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每一副对联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导孩子发现对联中上下联的对偶关系。如:单个字相对,雾—天,锁—连;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对应,绿水—青山,皱面—白头;还有叠词的对应,处处—时时。这些对偶的知识不要进行孤立讲解,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并在孩子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辅导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发现第一、三副对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特点。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几则对联,让孩子试着填字。如:
风吹杨柳千门绿,_______润_______万树________。(雨、桃花、红)
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____________。(栽花种草美人间)
家长还可以建议孩子课后搜集、摘录其他有趣的对联。
2、相关链接。
第一副对联出自福建厦门鼓浪屿,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回文联是楹联中的特殊手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这副对联正读、倒读字序不变,且有对称美。
第二副对联出自浙江宁波天童寺,对联的字面意思是说:绿水本来有何忧愁,只因风一吹,才愁眉苦脸;青山怎么会老,但是雪一下,愁啊愁,愁白了头。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人看来却是含意万千,用拟人手法写景,手法独特,别具一格。
第三副对联出自浙江杭州西湖,是叠字联,也是回文联。联句立意新颖,用字恰切,放在西湖这一特定的景观中,非常贴切、自然。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人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第四副对联是清朝学者俞樾做的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联,用叠字的形式,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丁冬、高下”做了特殊处理,景深语绝,读来余味无穷。
三、知识扩展
《鸟的天堂》
据说,尚湖水上森林汇集了几十种珍禽鸟兽,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就去亲眼目睹了一下。
去水上森林,得坐竹筏。我第一次乘竹筏,嘿!还真有意思,竹筏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竹子做的。船夫边撑竹筏边自豪地给我们讲解:前方鸟栖息的杉树可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呀,它们都生长在水中,吸引了无数候鸟,鸟儿生活在这里,既捕食方便,又安全,这儿是“鸟的天堂”!……不知不觉,我们已接近树林,林中白鸟齐鸣,我们使劲拍了拍手,霎时间,一大群五颜六色的鸟儿唱着歌从树丛间飞了出来,姿态各异,我看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简直应接不暇。过了一会儿,鸟儿们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又飞了回来。哇,树枝上停满了鸟,它们穿着一身五彩的衣服,长着钉子般的嘴巴,脸上镶着两颗黑宝石样的眼睛,真是美极了。它们有的站在树枝上,警惕地注视着我们;有的悠闲得很,从这根树枝上跳到那根树枝上,似乎在给我们表演立定跳远;有的在嬉戏、对歌,那清脆的歌声,像一首有旋律的曲子,好轻快啊!船夫告诉我们:这些鸟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珍贵得很,我们可千万不能伤害它们。正说着,在上空偶尔有几只白鹭在飞翔着,这等美的场面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杜甫写的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向鸟儿们挥了挥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候鸟区。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去尚湖看一看,聆听一下百鸟和鸣的天籁之声,还要感受一下这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儿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它比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更美。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