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
音符1 音符2
如何培养高德商的孩子
作者:weihp 发布时间:2016-08-11 16:10 来源:未知 点击:325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德是家庭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学校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才能保证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的形成,使孩子在品德的发展过程中,能将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不但懂得应该怎么做,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提高孩子品德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
比如,让孩子爱护环境卫生,就要让孩子及时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并让孩子亲眼看到环卫工人辛苦地劳动,让孩子明白维护环境的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养成自觉性,当他看到别人乱扔纸屑时,他就会主动地去劝说,这就有了一定程度的道德信念。
再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节目,让孩子分析片中有几类人,各有什么特点,让孩子分辨是非美丑,在分辨的过程中让孩子受到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道德信念作基础,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人所持有的一种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高级情感。它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和他人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赞赏、热爱、荣誉等;不符合则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憎恶、羞愧等。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紧密相连。.
作为父母,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还要重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愿人爱,不愿爱人。
有一位家长曾说:“我的孩子霸道得厉害。一次,我领他去逛商店,他看上了一个玩具汽车,非要买,我当时没有给他买,他又踢又抓,弄得我很烦心。”的 确,现在的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因此,这种爱的教育要从孩子小时抓起,
要让孩子知道爱自己、爱家长,然后才能推及到对周围的人、对社会的爱,而爱也是对孩子道德情感的一种培养。
三、遵循良好的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变成习惯,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作为家长,要训练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善于启发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人或事。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别人为老人或孩子让座时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应该怎么做,并鼓励孩子学习这种好的行为。也可以在孩子看到不好的现象时帮助分析对与错,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对。这样孩子能从观察这些具体的事物中悟出是非对错的标准,便于孩子提高辨别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对孩子道德习惯的培养,是培养良好道德品德的重要内容。家长要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上下工夫,这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撒谎成性,考试不及格,撒谎卷子丢了;回家晚了,说自己在同学家做作业,其实根本没有那回事。真不知孩子怎么会这样。其实,孩子撒谎是不良习惯中常见的现象,常常与家长的管教方法不当有关。
如果孩子第一次撒谎成功,家长没有发现,孩子尝到甜头后,就会变本加厉,这样后果很难预料。因此,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与其沟通,避免孩子说谎,养成孩子诚实的好品质。
父母在教育孩子诚实时,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言必信,行必果。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哄骗孩子,有错勇于承认,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胸怀坦荡,既会赢得孩子的信赖,又能使孩子能正确对待过错,消除不良心理。
GODSON COURSE
教子课程
YOU MAY LIKE THE ARTICLE
您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