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7-10 15:25
来源:未知
点击:30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课文学习全套材料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学习说明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孩子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辅导建议
1、识字
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孩子互相交流后,家长可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
2、写字
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孩子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补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写字材料》《同步听写》等附件}
3、 朗读
听:可让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平时空余时多听原课文的高清语音材料,熟悉生词的发音和课文的停顿、断句。
读: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孩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家长不要串讲诗句。
{补充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课文朗读》课件}
四、扩展提升
1、睡前听故事
以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培训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将
故事中所想要表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如:金豆子和老公鸡。
{补充:《金豆子和老公鸡》附件}
2、家长知识扩展
家长知识普及,帮助您与孩子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补充:《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附件}
《古诗两首》下载地址: http://api.vk100.cn/libdoc/jzlf/uploads/1/snjx/dbdy/gsls.zip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学习说明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孩子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辅导建议
1、识字
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孩子互相交流后,家长可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
2、写字
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孩子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补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写字材料》《同步听写》等附件}
3、 朗读
听:可让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平时空余时多听原课文的高清语音材料,熟悉生词的发音和课文的停顿、断句。
读: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孩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家长不要串讲诗句。
{补充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课文朗读》课件}
四、扩展提升
1、睡前听故事
以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培训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将
故事中所想要表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如:金豆子和老公鸡。
{补充:《金豆子和老公鸡》附件}
2、家长知识扩展
家长知识普及,帮助您与孩子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补充:《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附件}
《古诗两首》下载地址: http://api.vk100.cn/libdoc/jzlf/uploads/1/snjx/dbdy/gsls.zip
上一篇 西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