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7-10 14:28
来源:未知
点击:23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课文学习全套材料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学习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让孩子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学中要在孩子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辅导建议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quān”。“窟窿”的“窿”本音是lóng,在“窟窿”这个词里读轻声,“缠”是翘舌音。
2、写字
“圈”和“窿”这两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教学中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屈”—“窟”、“隆”—“窿”,“窿”的右下部分,要提醒孩子不要少写一笔;“叼”字右旁的笔顺是先写横折竖钩,后写一提,不要写成“撇”。“悔”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补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写字材料》《同步听写》等附件}
3、 朗读
听:可让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平时空余时多听原课文的高清语音材料,熟悉生词的发音和课文的停顿、断句。
读:教学时,要让孩子多读,在读中进行比较和体会。教材在课后编排了学习伙伴的话语:“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目的是引导孩子发挥想象,以楚国人的朋友身份对他进行劝说。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这也是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补充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文朗读》课件}
四、扩展提升
1、睡前听故事
以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培训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将
故事中所想要表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如:老虎和青蛙。
{补充:《老虎和青蛙》附件}
2、家长知识扩展
家长知识普及,帮助您用寓言故事教育孩子。
{补充:《用寓言故事教育孩子》附件}
《寓言两则》下载地址: http://api.vk100.cn/libdoc/jzlf/uploads/1/snjx/dsdy/yylz.zip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学习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让孩子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学中要在孩子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辅导建议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quān”。“窟窿”的“窿”本音是lóng,在“窟窿”这个词里读轻声,“缠”是翘舌音。
2、写字
“圈”和“窿”这两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教学中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屈”—“窟”、“隆”—“窿”,“窿”的右下部分,要提醒孩子不要少写一笔;“叼”字右旁的笔顺是先写横折竖钩,后写一提,不要写成“撇”。“悔”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补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写字材料》《同步听写》等附件}
3、 朗读
听:可让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平时空余时多听原课文的高清语音材料,熟悉生词的发音和课文的停顿、断句。
读:教学时,要让孩子多读,在读中进行比较和体会。教材在课后编排了学习伙伴的话语:“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目的是引导孩子发挥想象,以楚国人的朋友身份对他进行劝说。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这也是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补充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文朗读》课件}
四、扩展提升
1、睡前听故事
以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培训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将
故事中所想要表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如:老虎和青蛙。
{补充:《老虎和青蛙》附件}
2、家长知识扩展
家长知识普及,帮助您用寓言故事教育孩子。
{补充:《用寓言故事教育孩子》附件}
《寓言两则》下载地址: http://api.vk100.cn/libdoc/jzlf/uploads/1/snjx/dsdy/yylz.zip
上一篇 画杨桃